正壓外殼型電氣設備(p)防爆原理
正壓外殼型電氣設備是指具有正壓外殼的電氣設備。防爆標志為“p”。所謂正壓外殼是指保持內部保護氣體的壓力高于周圍爆炸性氣體環境的壓力,阻止外部混合物進入的外殼。
正壓外殼型電氣設備(p)
正壓型電氣設備有連續氣流正壓、泄漏補償正壓、靜態正壓三種結構型式。
連續氣流正壓是指保護氣體連續通過正壓外殼,使外殼保持正壓的方法。
泄漏補償正壓是指在各個排氣口封閉時,對正壓外殼和管道內保護氣體不可避免的泄漏進行補償,使殼內保持正壓的方法。
靜態正壓是指不添加保護氣體而保持危險場所中正壓外殼內正壓值的方法。
正壓型電氣設備的防爆型式是以外部的爆炸性環境(1區、2區)、是否有內釋放、正壓外殼內是否有點燃能力為依據來劃分的。
pX型-將正壓外殼內的危險從1區降至非危險。
y型-將正壓外殼內的危險從1區降至2區的正壓保護。
pz型-將正壓外殼內的危險從2區降至非危險的正壓保護。
具體見下表
正壓保護裝置的結構要求:
通至正壓外殼內的保護氣體通常采用清潔空氣或惰性氣體。除罐裝保護氣體外,保護氣體進入管道的位置應設在非危險環境。
正壓外殼內的保護氣體應是干燥、不含油、粉塵、纖維、化學劑、可燃物的氣體。因此,管道內應設置干燥過濾器,且空氣源的采集位置應在安全區,并應注意風向、風速的影響。
正壓外殼及管道內的所有空間的最小氣體壓力值應不低于50Pa,特別要保證泄漏部位的最小氣體壓力值。
正壓設備具體工作原理:
正壓型電氣設備在開啟前,首先要進行換氣。換氣過程以最小換氣量來實現。即至少通以5.0倍正壓外殼及管道容積的氣量值進行沖洗,使殼體內無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后才能通電。當進入外殼及管道的最小流量確定后,為達到最小換氣量的時間稱最小換氣時間。換氣過程只須控制最小換氣時間即可完成。
對于在換氣過程中實現控制目的的電氣系統,應采用適合的防爆結構型式,保證正壓型電氣設備的整體安全。
正壓型電氣設備在啟動、運行時,會有氣壓不足的情況。所以,正壓型電氣設備應設置補氣及控制系統,保證低于工作壓力時,進行自動補氣;壓力再降低時,進行報警;壓力降低至最小值時,應自動切斷電源系統。整個控制過程要運行可靠。
當內部安裝有發熱元件時,當元件的表面溫度超過規定的溫度組別時,應采取氣密或澆封防爆措施加以保護。
有內置系統的正壓外殼型電氣設備,在外殼內有釋放源產生,所以要按規定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感恩有你,攜手同行 | 創正三十周年慶典圓滿成功
- 創正電氣股份公司公益獎助學金捐贈儀式在嘉職院舉行
-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朱深遠一行蒞臨創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調研指導
- @全球客戶,創正電氣與您同在!
- 喜訊 | 創正電氣主導起草“浙江制造”團體標準正式通過
- 盤點創正電氣2019 | 凝心聚力,共創佳績
- 安全新高度-創正獲得多項防爆電氣CCC認證
- 重要通知 | 創正公司更名通知函
- 創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勝利召開
- 感謝信 | 紙短情長話安全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